内容摘要:
关键词:
作者简介:
战斗简介
齐会战斗,是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第一个大歼灭战。1939年4月18日,120师主力转至河间东北地区休整待机。日军派第27师团第3联队吉田大队向120师驻地进犯,企图“扫荡”齐会地区。120师决心利用这一战机给敌沉重打击。23日,日军占领南、北齐曹,向齐会村发起进攻,将716团3营包围在村内。3营顽强抗击,给敌以大量杀伤,最后退守村东一角。贺龙、关向应令716团和715团派出兵力分别从齐会东北、东南方向增援3营。此时,任丘日伪军分多路向齐会增援,但均受到八路军有效阻击,只得退回原营。进攻齐会的日军被120师反包围,遭受内外夹击,死伤惨重,24日拂晓向南撤逃,被围于南留村附近的树林中。25日,日军除少数逃脱外基本被全歼。此战是我军抗战初期平原游击战大量歼敌精锐的典范战例,对日军震动很大,使其不敢远离据点实施大规模“扫荡”,粉碎了日军妄图占领整个冀中平原的阴谋,为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讲评析理
齐会战斗,我军虽处于周围三四十里均为敌人据点的狭小地区内,但是抓住了有利战机,与敌激战三昼夜,将号称华北日军“精锐之旅”“常胜大队”的吉田大队全歼。这次歼灭战,是在毛主席“基本的是游击战,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”的战略方针指导下,采用“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”的作战原则取得的,其中有不少经验启示对我军未来作战仍有借鉴意义。
及时获取情报。齐会战斗前,日军了解到我八路军1000余人在河间一带驻扎,为欺骗迷惑我军,故意让驻守河间的部队按兵不动,远调沧州的吉田大队秘密前往。日军自以为得计,但吉田大队刚出沧州,便被我侦察员和地下党交通员得知详细情况。吉田大队800人、伪军50多人,分乘50辆汽车,携带山炮两门,由沧州进至河间县城,任务是袭击120师。得悉敌情后,120师迅速做出部署,连夜做好战斗准备,将日军的偷袭变成我军的埋伏,战场态势瞬间转换。未来作战,情报信息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,将成为主导和支配战场的关键要素,应多措并举大力构建联通各个层级、各种力量、各类空间的情报信息网,大幅提高我军情报信息获取能力。
集中优势兵力。集中优势兵力、各个歼灭敌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效果一是能全歼,二是能速决。全歼,方能最有效打击敌军,最充分地补充自己。在敌则士气沮丧,人心不振;在我则士气高涨,人心振奋。速决,则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部队,或者避开敌军的增援部队。齐会歼灭战的胜利,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,在粉碎敌人第五次“围攻”之后,抓住河间之敌孤军深入的有利战机,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。未来作战,集中优势兵力、各个歼灭敌人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,仍将是我军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军事原则。